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自2015年招生以来,依托行业特色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逐步形成“工学结合、实践导向”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新工科建设和OBE教育理念为核心,强调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工程师基本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国家级赛事获奖、校企合作深化等路径,专业在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实践平台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立足建筑与矿业行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构建了“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培养目标聚焦于三大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要求掌握施工组织、成本控制等核心技能;创新意识体现在BIM技术应用、项目管理优化等领域;职业发展潜力通过对接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路径实现。例如,课程设计中融入工程经济学和运筹学,强化学生对项目全周期管理的系统性认知。
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核心课程三个层次:
-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管理学基础等,夯实数理分析与信息化能力;
- 专业课程涵盖工程制图、建筑CAD应用技术、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突出技术与管理融合;
- 核心课程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为支柱,贯穿工程全流程管理。
实践教学通过“四阶段递进”模式展开:
- 基础技能实训:如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工程测量实验;
- 软件模拟操作:包括广联达预算软件、BIM建模技术;
- 场景化实习:煤矿实景教学、生产实习强化行业认知;
- 综合项目设计:毕业设计需完成从可行性研究到成本核算的全流程方案。
师资力量与行业对接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29%(教授1人、副教授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4%,包括国家注册造价师、一级建造师等资深行业专家。教学团队通过“教研用联动”机制,将实际工程案例(如阳泉市开发区建设项目)引入课堂,同时与地方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例如,项目管理沙盘实训直接模拟真实工程决策场景,帮助学生掌握风险控制与资源调配技巧。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面向工程建设、工程咨询、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就业岗位包括项目管理工程师、造价咨询师、监理工程师等。专业通过“政行校联袂”模式,与山西省建设管理部门、中煤集团等建立合作,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职业发展通道呈现多元化:
- 执业资格路径:工作满5年后可报考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
- 学术深造路径:约15%毕业生进入太原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攻读硕士;
- 跨界转型路径:部分学生凭借Python语言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基础,向智慧建造、数字化项目管理领域拓展。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