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购买猪的会计处理需根据猪的用途和生物特性进行区分。生产性生物资产与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核心分类依据,直接影响初始计量、后续费用归集及处置核算。例如,种猪用于繁殖属于前者,而育肥猪用于出售则属于后者。两类资产在会计科目选择、成本核算规则上存在显著差异,需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场景精准处理。
对于外购种猪、母猪等生产性生物资产,其初始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保险费等必要支出。假设某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10,000元购买种猪,并产生500元运输费和300元保险费,会计分录应为: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物资产 10,800
贷:银行存款 10,800
若种猪后续进入繁殖阶段,其饲养费用需转入生产成本;若仍处于未成熟阶段,则继续归集至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例如,每月饲料费用2,000元: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物资产 2,000
贷:原材料——饲料 2,000
购入育肥猪等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核算则更侧重短期成本归集。假设企业购进幼猪用于育肥,支付价款及运费共计8,000元: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育肥猪群 8,000
贷:银行存款 8,000
日常饲养费用直接计入该资产成本,直至出售时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例如领用饲料1,500元:
借:消耗性生物资产——育肥猪群 1,500
贷:原材料——饲料 1,5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需计提折旧。例如,种猪原值10,800元,预计使用5年,残值率5%,年折旧额为:(10,800 - 540)/5=2,052元。每月分录为:
借:农业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171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171
若发生资产减值,如市场价值下降导致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需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处置环节的差异更为明显。销售育肥猪时需确认收入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而淘汰生产性生物资产需通过清理科目核算,例如处置账面价值8,800元的种猪,收到8,000元: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8,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 2,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 10,000
借:银行存款 8,000
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清理 8,000
清理差额转入资产处置损益
实务中还需注意增值税处理。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可抵扣;普通发票则全额计入成本。此外,共同费用(如水电气)需先在养猪业生产成本——共同费用科目归集,再按合理标准分摊至各生物资产群组。这些细节处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税务合规性,要求会计人员结合企业运营模式灵活应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