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聚焦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核心岗位需求,通过产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与职业素养提升的完整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注重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等传统技能,还引入数字化技术工具和应急处置能力训练,为学生适应行业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奠定基础。以下将从培养方向、课程体系、实训资源及发展路径等维度展开分析。
一、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票务管理等核心技能,使其具备设备运维、客流疏导、突发事件处理等综合能力。通过强化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毕业后可胜任地铁、轻轨等场景下的站务管理、调度指挥及安全防控工作。例如,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处理》课程中,学生需模拟火灾、设备故障等场景,掌握应急预案制定与执行方法。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理论与实践应用两大模块: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电工基础、轨道交通通信与信号等,夯实学生对轨道设备系统的认知;
- 核心技能课程:聚焦六大方向:
- 客运服务(乘客引导、服务礼仪)
- 票务管理(自动售票机操作、乘车码系统运维)
- 行车组织(列车调度、时刻表优化)
- 设备运用(X光机操作、安全门监控)
- 应急处置(突发事件分级响应)
- 数字化技术(生物识别、无感支付系统应用)
教学过程中强调真实场景模拟,例如利用高铁模拟舱进行列车调度演练,或在礼仪形体实训室开展职业形象培训,使理论学习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三、产学合作与实训资源
学院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与铁路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引入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与实训指导。校内建有五大实训基地:
- 高铁模拟舱设备模型:用于列车运行组织与调度训练;
- 应急训练平台:模拟设备故障、大客流等突发情况;
- 票务管理系统实验室:涵盖自动检票机、电子支付终端操作;
- 安检实训室:开展危险品识别与排查专项训练;
- 形体礼仪实训室:强化服务沟通技巧与职业形象塑造。
四、就业方向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铁路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从事客运组织、行车调度、设备管理等岗位。典型职业路径包括:
- 基层岗位:站务员、行车值班员、安检员;
- 技术岗位:票务系统运维工程师、调度中心助理;
- 管理岗位:车站值班站长、区域运营主管。
升学方面,学生可通过专升本对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物流工程技术等专业,合作院校包括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对于有意向国际化发展的学生,学院提供专本硕直通项目,与埃克塞特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等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拓展工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发展空间。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