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实践,法学(沪港合作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实验班)由华东政法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设立,自201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该项目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办学方针,通过全英文授课、跨境联合培养和国际化实践体系,致力于培养精通普通法体系与大陆法系、具备全球视野的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高端法律服务的迫切需求。
培养模式:双城联动与学位贯通
该实验班采用独特的“3+1”学制设计:
- 前三年在华政完成基础法学与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大二下学期引入香港城市大学教师直接授课;
- 大三上学期全员赴港进行为期4个月的沉浸式学习,课程涵盖侵权法、合同法等普通法核心领域;
- 大四学年(2021年后新增)优秀学生可赴港修读国际法学精英项目,毕业后衔接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博士(JD)学位。这种培养路径实现了本科-研究生教育贯通,学生可同步获得华政法学学士学位与港城大英美法证书。
课程体系:双语浸润与实战导向
课程设置凸显国际化与交叉学科特色:
- 全英文课程占比超70%,包括国际商事仲裁、WTO法等16门课程,外籍教师承担9门核心课程;
- 法律实务模块嵌入国际模拟法庭竞赛课程化,覆盖杰赛普(Jessup)、贸仲杯等10类国际赛事,学生曾获中国赛区冠军;
- LTP三维教学法通过讲座(Lecture)、案例研习(Tutorial)与汇报展示(Presentation)强化批判性思维,配套布拉格海外实训基地提供8周欧盟律所实习机会。
资源支撑:顶尖师资与平台网络
项目依托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的雄厚实力:
- 43人专业教师团队中,14名教授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12人担任博士生导师,多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
- 设立14个国际法研究中心与2个专业实验室,包括WTO研究中心、东方毅军事法研究中心,形成覆盖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海商法等领域的教研网络;
- 香港城市大学提供普通法教材体系与英美法证书认证,合作律所包括高伟绅(Clifford Chance)等国际顶尖机构。
发展路径:多元出口与卓越成效
毕业生呈现“三高”特征:
- 深造率高:约30%学生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外名校,部分通过“4+2”项目直通法律博士;
- 涉外就业集中:65%以上毕业生任职于中伦、金杜等红圈律所,或商务部、国际组织等涉外机构;
- 薪酬竞争力强:起薪较普通法学专业高出40%,2024届春招录取生源英语均分达135分(上海卷),体现生源筛选与培养质量的双重优势。
这一培养模式的成功,源自其制度设计的前瞻性——将英美法系训练深度融入大陆法教育框架,通过跨境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使学生在比较法视野中形成独特的专业竞争力,成为我国应对国际规则博弈的重要人才储备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