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国家能源转型需求,以培养具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整合工学、能源动力学科优势,形成了覆盖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光伏系统开发储能技术等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作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毕业生就业率与深造比例均表现突出,展现了专业建设的综合实力。

兰州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上,专业通过“四位一体”理念融合理论教学实践创新。核心课程包括流体力学电力电子技术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等基础学科,同时设置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分布式能源与微网技术等前沿方向课程。实践环节尤为突出:

  • 校企联合实验室:与法国逸莱轲公司、国芯微电子共建智能电气设计、单片机实验室;
  • 实训基地:在甘肃电投、华电福新等企业建立10余个实践基地;
  • 创新平台:新能源创新工厂众创空间、“云朵”创客空间支持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等赛事。

科研平台与行业衔接是专业发展的另一大亮点。学院拥有甘肃省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装备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聚光太阳热能产业关键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聚焦风力发电优化控制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动力系统等方向。近五年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这种“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的模式,使学生能直接参与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优化储能技术研发等实际课题。

就业与深造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进入电力能源、新能源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从事风电场规划光伏电站运维设备研发等工作,合作单位包括中车株洲所、中国船舶集团等龙头企业。根据2022年满意度调查,就业满意度达4.3分,部分学生进入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名校深造。专业还通过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能源子联盟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等平台拓展国际视野,助力人才参与全球新能源技术竞争。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预购货物过程中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如何正确处理企业销售产品时的会计分录?

热门推荐

兰州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兰州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国家能源转型需求,以培养具备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整合工学、能源动力学科优势,形成了覆盖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光伏系统开发、储能技术等领域的特色课程体系。作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毕业生就业率与深造比例均表现突出,展现了专业建设的综合实力。 在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上,专业通过
 兰州交通大学 评论  4周前

兰州理工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兰州理工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一流专业和甘肃省特色专业,依托学校在工科领域的深厚积淀,形成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支撑,聚焦风能与太阳能两大方向,构建起"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创新研发"三维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以气动力学和工程力学为核心理论根基,搭建了跨学科知
 兰州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

兰州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兰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材料科学+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培养体系。该专业创立于2021年,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含升学)达92%,在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领域形成显著优势。从太阳能电池材料设计到氢能催化体系开发,从锂离子电池优化到智能电网系统集成,兰大学子始终站在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
 兰州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电网工程技术专业怎么样?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电网工程技术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技能型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其特色在于深度融合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三大领域,瞄准国家能源战略转型需求。该专业以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可胜任智能电网规划、设备调试、新能源接入等前沿工作。作为职业本科教育体系中的标杆专业,其实训资源与校企合作模式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

兰州理工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怎么样?

作为甘肃省唯一设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超过10年的高校,兰州理工大学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雄厚实力,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西北工业基础,聚焦光电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前沿领域,通过工学学士学位教育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不仅可进入先进陶瓷、建筑建材、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研发与管理,还能通过免试攻读硕士机制向顶尖高校输送科研后备力量。
 兰州理工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