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济职业学院的表演艺术专业立足市场需求,形成了以音乐表演和舞蹈表演为核心的双向培养体系,并延伸出音乐教育、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等特色班级。该专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学生职业竞争力。2025年招生简章显示,该专业计划招收150人,学费为18000元/学年,其培养成果已获得市场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达95%。
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专业设置分为音乐表演方向和舞蹈表演方向两大模块。音乐方向主干课程包含《钢琴》《声乐》《歌剧表演》等,侧重培养器乐演奏与声乐表达能力;舞蹈方向则以《编舞技法》《民族民间舞》《古典舞基训》为核心,融入少数民族元素采风等特色课程。特色班级如音乐教育特色班增设《音乐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构建艺术+教育的复合能力培养体系。课程设计中强调舞台实践,通过《剧目编舞技法》《合唱与指挥》等课程强化学生实战能力。
就业路径与行业覆盖
毕业生主要面向文化艺术与教育行业两大领域:
- 演艺领域:涵盖歌舞剧团演员、文旅演出人员、活动策划等岗位,侧重舞台表演与创作能力;
- 教育领域:进入中小学或培训机构担任音乐、舞蹈教师,部分学生通过美育教育课程进入艺术管理岗位;
- 新兴业态:依托东盟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部分学生参与跨境文化交流项目,拓展国际化就业路径。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在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与文化艺术培训岗位占比显著提升。
特色培养模式
专业采用“五维职业教育”理念,融合品德价值观、职业竞争力与实践创新力培养。具体实施路径包括:
- 校企协同育人:与东盟演艺学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引入企业导师开展仿真实训;
- 工学交替:通过《舞台实践》《剧目》等课程完成项目制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商业演出策划;
- 创新创业支持:设置创业就业系列课程,涵盖财务管理与市场运营知识,毕业生创业率达6%。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教学团队由国家一级演员、国际赛事评审及高校教授组成。例如舞蹈方向教师覃福邦曾获全国桃李杯金奖,并担任多部大型实景演出总导演;音乐方向客座教授莫芬芳为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主导《音乐文化管理》课程开发。校内建有舞蹈实训室、3D打印艺术工坊及东盟文化采风基地,形成“教室+舞台+企业”三位一体教学场景。
升学与职业发展通道
专业构建“3+2”贯通培养体系,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进入合作本科院校。同时开设国际交流项目,与韩国世翰大学、泰国吞武里大学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职业资格认证方面,提供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辅导,助力学生获取国家二级演员等职业资质。近三年数据显示,约20%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或继续深造,薪酬水平高于广西高职院校平均值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