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以"艺科融合、产教结合"为核心,构建了覆盖轻工业产品、智能交互、文创设计等领域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与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等企业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实现"校企联合、跨地区实践",同时依托国际设计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从基础课程到产业实践的完整培养链条。近五年师生累计获得国内外赛事奖项2600余项,2024年启动的国际班项目更将人才培养推向全球化舞台。
课程体系:模块化进阶与跨学科融合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进阶式模块化教学",核心课程包括《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CMF设计》《文创产品设计》等。教学特色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与实践型教学",通过企业真实项目驱动学习,例如与广东工业设计城合作的智能养老产品研发;二是跨专业联合建设,与工业设计专业协同成立"产品工设教研组",在交通工具设计、智慧生活系统等领域开展联合课题。大四阶段设置毕业综合实践,学生可选择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与实习,2025年与爱奇艺·遍知科技合作的文创产品开发项目即属此类产教融合案例。
实践平台:从工作坊到国际赛事
专业构建了多维度的实践体系:
- 校企联合工作室:如与米朗设计、宏翼设计等企业建立联合工作室,学生参与从市场调研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
- 材料创新实验室:在《配饰设计课程》中开展海藻酸钙与中药渣等环保材料实验
- 国际设计竞赛:2024年设计马拉松金奖作品《自然回响》采用DIY可持续材料设计,收录进"学习强国"平台
- 产学游项目:定期组织粤港澳大湾区考察,在永爱智慧养老体验馆等场景进行适老化设计研究
国际化培养:双学位与全球资源
专业通过"在地国际化"策略打造全球化学习环境:
- 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47所境外院校合作,提供"1+3""2+2"双学位项目
- 每学期开设国际工作坊,如捷克布拉格数字艺术营、德国柏林智慧生活设计营
- 外教授课占比达30%,2023年西班牙外教Juan主导的跨文化设计工作坊入选Cumulus国际艺术院校联盟年会
- 考研深造率稳定在20%,部分毕业生进入罗德岛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等顶尖院校
师资与成果:学界与业界的双重引领
师资团队由时晓明(中央美院/伦敦艺术大学背景)、江黎(产品工设教研组学术带头人)等领军人物构成,形成"学术导师+企业导师"双轨制。教学成果体现在三个维度:
- 商业转化:学生设计的智能家居产品被纳入广东工业设计城产品库
- 学术突破:2024年发表DIY材料研究论文被EI期刊收录
- 社会影响:适老化设计作品入选民政部智慧养老推广方案
该专业通过"理论-实践-产业"的三维联动,培养出既掌握产品交互设计、品牌策划营销等硬实力,又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从课堂上的CMF材料实验,到国际赛场的可持续设计比拼,耿丹学院正在重新定义应用型设计教育的可能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