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作为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自2003年开设以来已形成"艺术+工程+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和建筑学硕士联培项目,构建"景观建筑-室内设计-园林规划"多元知识架构。数据显示,近五年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5%,2025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13位,与20余个乡村建立实践合作关系,形成"理论扎实、实践性强"的办学特色。
学科建设与专业特色
专业以人居环境创新设计为核心,形成三大办学优势:
- 方向多元性:设置景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三大方向,构建"工学思维+艺术表达"交叉培养体系
- 实践创新性:创建乡村振兴创新实践基地,完成数十处乡村营建项目,将旧建筑改造等真实课题融入教学
- 资源整合性:配备3Dmax、Rhino等专业软件,建有2000平方米实训场地,实现设计构思-模型制作-项目落地全流程训练
课程体系覆盖48门专业课,其中《滨水景观设计》采用漳州九龙江生态修复项目驱动教学,《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引入Processing编程艺术创作实践。
课程体系与能力进阶
实施三阶能力培养架构:
- 艺术基础层:
- 二维造型基础构建空间形态认知框架
- 专业制图衔接景观材料与构造,形成施工图深化设计能力
- 建筑文化史贯穿历史风貌保护知识体系
- 技术应用层:
- 计算机辅助设计:掌握CAD施工图绘制与V-Ray渲染技术
- 景观绿化配置:开展海绵城市植物选型实训
- 智能家居设计:运用BIM技术完成全屋定制方案
- 实践创新层:
- 参与中国手绘艺术大赛,作品《闽南古厝再生计划》获全国一等奖
- 在福林村传统村落完成8周在地营建,年均产出20+落地设计方案
课程设置融合乡村振兴时代命题,《居住区景观设计》结合福建土楼保护项目,《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设计》对接厦门中山路改造工程。
教学成果与行业认可
构建"双师型+行业导师"培养机制:
- 师资力量:20人教学团队含8名高级职称教师,3人担任建筑学硕士生导师,形成"教授领衔+企业总监"双导师制
- 科研突破:
- 主持省级教改课题5项,研发《高海拔摄影曝光算法》获国家专利
- 出版《闽南传统建筑图鉴》入选省级规划教材
- 赛事成果:学生连续五年斩获园冶杯大学生竞赛奖,2024年《智慧生态庭院》方案获亚洲设计学年奖金奖
教学团队开发的《VR古建修复模拟系统》实现1:1数字孪生建模,指导的《旧厂房改造社区中心》项目入选住建部示范案例。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三维发展路径:
- 设计机构:45%进入基准方中等企业担任主创设计师,起薪6500元/月
- 地产开发:30%任职万科等房企景观工程师,掌握BIM全流程者年薪15万+
- 深造创业:25%考入同济大学等名校,5%创办乡村文旅设计工作室
职业竞争力要素:
- 资质证书:持有注册城乡规划师资格晋升速度提升50%
- 技能组合:精通GIS地理信息系统与参数化设计更具岗位优势
- 项目经验:参与省级重点文保项目可获职称评审直通资格
该专业"立足闽南、辐射海西"的培养定位,使其在2025届秋招季实现东南沿海设计企业85%岗位覆盖。建议考生强化手绘表现与数字建模能力,考取Autodesk Revit认证。需重点关注智慧城市与遗产保护领域动态,大二完成乡村营建实践,大三参与亚洲设计学年奖积累行业资源。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