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程学院智能车辆工程专业是该校汽车工程学院的重点学科之一,依托吉林省汽车产业的区位优势,于2022年学院调整后独立发展。该专业在2024年校友会一流专业(应用型)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名,展现出强劲的学科实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专业融合智能技术、信息技术与机械工程,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汽车领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院通过省级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特色。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以智能车辆技术为核心,围绕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构建知识框架。例如,《汽车制造装备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列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通过虚实结合的实践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前沿性与实用性,例如通过智能运输检测与信息处理、智能车辆理论与应用等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学院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和汽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搭建了涵盖设计、研发到测试的完整教学链条。
师资与科研实力是专业的另一亮点。学院拥有博士学历教师占比78.57%,并形成了以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为核心的教研队伍。近年来,团队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智能检测、车辆控制等领域取得突破,授权发明专利15项,部分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研反哺教学的机制显著,例如校企联合开发的实验室(如中国计量认证智能检测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行业尖端技术的机会。
实践与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显著。学院与一汽集团、长城汽车等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实验室和特种车辆开发实验室,推动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学生近五年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34项,省级奖项234项。例如,CCTV杯亚太机器人竞赛的获奖经历,充分体现了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场景的能力。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历年就业率超90%,毕业生主要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如比亚迪、吉利汽车等知名车企。同时,升学渠道通畅,学生考取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部分通过曼彻斯特大学等国际院校深造。学院通过智能汽车产业学院(吉林省示范性产业学院)强化校企协同育人,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助力学生成长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