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互联网络技术专业是电子与信息大类下的三年制专科专业,自2019年开始招生以来,逐渐形成了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多领域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热门领域,培养具备智能设备数据采集、网络配置与管理、云平台接入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依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训资源,学生可通过真实项目实践掌握从硬件部署到系统开发的完整技能链条,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智能硬件终端构建网络的能力,并能胜任智能互联网络规划、设备维护、安全防护等岗位。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两大模块,前者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应用与管理等理论课程,后者聚焦于智能设备数据采集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应用等实战型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计中融入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强化了学生的交叉学科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亮点之一。学院建有物联网技术实训基地和5G仿真技术实训室,配备超过2000万元的教学设备,覆盖智能互联网络规划、设备装调、应用开发等实训场景。学生需完成以下实践流程:
- 通过校内实训掌握智能家居系统部署、网络设备配置等基础技能;
- 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如新疆思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案例;
- 在物联网相关企业进行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积累工程实施与运维经验。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轨并行构成了该专业的认证体系。学生可考取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智能网络应用与优化等证书,部分优秀毕业生在技能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凸显了教学成果的实战导向。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月薪普遍达到6000元以上,主要分布在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等岗位,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本科专业深造。
从行业适应性来看,该专业紧跟“十四五”数字经济战略,课程内容覆盖无线传感网络、RFID技术等物联网关键技术,与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产业需求高度匹配。学院与铁门关厘米科技等企业建立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掌握企业真实项目所需的系统集成和运维管理能力。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