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依托国家双碳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需求,构建了以分布式能源系统和新能源技术开发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于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能源动力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覆盖本硕人才培养的完整体系。其特色在于将传统能源工程与现代绿色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课程与创新创业实践双轮驱动,为区域经济输送具备解决复杂能源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围绕能源全产业链展开,以传热学、流体力学、制冷工程、热能工程为核心基础课,同时设置可再生能源工程、动力工程仿真等前沿课程。实践环节采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通过三大模块提升学生能力:1. 金工实习与动力设备拆装实习强化机械操作技能;2. 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实验室支撑科研训练;3. 节能减排众创空间等平台孵化创新项目,近五年累计支持学生完成60余项专利及竞赛成果。
师资团队汇聚25名专任教师,其中双聘院士1名、教授4名,团队100%拥有国内外顶尖大学博士学位,三分之一具有海外研究背景。学科带头人领衔的省级教学团队主持了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超两百万元,特别是热声发动机、多能互补冷热电联供系统等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产学研融合体现为三大特色平台:1. 投入超3000万元的专业实验室群,配备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2. 与东莞华兴漆油等企业共建的实习基地;3. 对接华为、南方电网等头部企业的就业直通渠道。这种培养模式使得近三年就业率保持100%,96.5%毕业生服务于大湾区能源产业,21%学生考入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
在国际化培养方面,专业构建了境外交流-国际赛事-双语课程三维体系:每年选派学生赴加拿大等地交流,邀请如美国圣玛丽大学专家开设讲座,组织参与ASME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等顶级赛事。这种开放格局使学生既能掌握能源系统优化等硬核技术,又具备国际视野下的低碳技术研发能力,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