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艺术与科技融合,以培养具有多元视觉表达能力和跨媒介技术运用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学生在国青杯艺术设计大赛、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通过课程设置、实践项目与社会服务的结合,专业构建了“创意—技术—产业”联动的育人生态,成为湖南省艺术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一、课程体系:夯实基础与拓展前沿
专业课程体系涵盖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构成)、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数码插画设计、AI绘图技术等前沿内容。大二阶段重点培养实践技能,例如商业插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手绘与板绘技法,而标志设计课程则通过品牌案例分析强化市场思维。此外,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Illustrator)和影视制作相关课程拓展了数字媒体领域的应用能力。这种“传统工艺+数字技术”的课程结构,使学生在掌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等传统技能的同时,能够驾驭动态视觉、交互设计等新兴领域。
二、实践教学:校地协同与乡村振兴
学院通过政校协同育人模式,将课堂延伸至社会场景。例如,在茶亭花海艺术季活动中,学生使用Stable Diffusion、Procreate等AI与数码工具创作乡村振兴主题作品,将万亩油菜花田转化为“露天美术馆”,探索“艺术+科技+乡村”的融合路径。毕业设计则聚焦实际需求,如2023届作品《神的后花园·新疆插画设计与推广》通过插画语言呈现地域文化,推动文旅产业创新。这类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意转化能力,更强化了社会责任意识。
三、培养特色:国际化与个性化
专业注重国际化视野培养,开设视觉传达国际实验班,引入海外课程与微留学项目。在非遗漆扇、皮影戏等传统文化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设计到制作的完整流程,例如在茶亭花海活动中,国际学生参与漆扇创作并开展非遗文化传播。同时,学院推行特长型人才培养,鼓励学生通过毕业作品展、创意集市等平台展示个性风格,2024年设计艺术节以“智享设计,逐光未来”为主题,展出涵盖IP形象设计、动态海报等多元形式的作品。
四、就业前景:多领域渗透与跨界融合
毕业生就业方向覆盖平面广告、品牌策划、影视制作等传统领域,以及网页设计、虚拟现实视觉设计等新兴行业。专业特别强调企业形象设计(CIS)能力培养,课程中嵌入真实企业案例,如与茶亭镇政府合作开发的文旅IP项目,直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此外,学院通过本硕直通项目与海外高校合作,为有意向深造的学生提供国际升学通道,近五年已有毕业生进入全球百强艺术院校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