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专门培养食品药品与生态环境犯罪侦查领域本科人才的专业,南京警察学院的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自2021年设立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定位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公安教育领域的新兴力量。该专业以服务公安实战需求为导向,聚焦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的犯罪侦查技术,致力于培养具备物证检验、现场勘查、案件分析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警务人才。依托公安部支持的科研平台与省级教学团队,其课程体系与实战训练深度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跨学科融合的知识框架,核心课程涵盖犯罪现场勘查、经济刑法等基础理论,以及针对细分领域的食品犯罪取证技术、药品犯罪取证技术、污染环境犯罪取证技术等实践性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计特别强化了生态环境犯罪侦查的前沿领域,例如野生动物法庭科学和植物法庭科学,这类课程在国内公安院校中具有开创性。同时,学生需参与大创项目与科研团队合作,例如2024级学生陈梓欣主持的食药环侦查技术创新项目,便体现了专业对学生科研能力与实战应用能力的双重培养目标。
学科建设层面,南京警察学院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了多个国家级平台:2020年获批的食品药品犯罪研究中心和生态环境法治研究中心,为专业发展提供了智库支持。2024年刘超院士主导的“公安生态环境检验鉴定实验室”项目论证,进一步推动了该专业在物证技术标准化和跨学科研究领域的突破。此外,7个省级教学与科研团队围绕“打击生态环境物证技术”等方向展开攻关,形成“教学—科研—实战”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从招生与培养来看,该专业实施严格的选拔机制。以2023年广东招生为例,要求考生首选物理科目,并对视力、色觉、政审等设置明确门槛,女生招生比例仅占19%。学生入学后需完成包含警务技能训练、物证实验室操作、模拟案件侦办的进阶培养流程:
- 大一阶段夯实法学与刑事科学基础;
- 大二进入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同步开展实验室技能实训;
- 大三参与公安机关实习,接触真实案件现场勘查;
- 大四完成毕业设计与综合能力考核。这种阶梯式培养体系使学生既能掌握法庭科学的理论深度,又具备解决复杂案件的技术能力。
作为公安技术类专业的后起之秀,其就业导向明确指向地方公安机关的食药环侦查部门。根据校友会2025年专业排名,该专业虽暂列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3★),但在公安院校同类专业中已形成显著优势。未来,随着公安部对生态环境犯罪打击力度的加强,这一融合了物证分析、环境监测、法律规制的创新专业,将持续为公安战线输送兼具科技素养与执法能力的高质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