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职业技术学院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立足航空装备制造领域,紧密对接国家“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战略需求,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沈阳作为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通过“校厂一体、产教融合”机制,构建了覆盖数字化设计、工艺优化、智能装配、检测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课程体系,并与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技艺技能精湛、职业素养良好”的人才培养特色。
培养体系与课程结构围绕航空产业数智化转型需求展开。课程设置涵盖机械制图、航空CAD/CAM、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等核心模块,强化数控加工编程、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应用。通过“理论+虚仿+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学生可掌握航空发动机虚拟拆装、智能产线调试等关键技能。专业还推行“1+X”证书制度,将职业能力考试纳入考核体系,确保学生具备航空柔性加工生产线管控与操作等职业资质。
产教融合模式是该专业的重要支撑。学院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等企业共建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产线等10条智能实训平台,模拟真实生产场景完成从数字化建模到智能装配的全流程训练。例如,校企联合开发的航空发动机虚拟拆装系统将复杂制造过程可视化,显著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此外,专业教师团队通过“引智入校、送师入企”双向赋能机制,参与企业智能产线改造等技术服务项目,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技术同步升级。
就业前景与行业认可度优势显著。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飞机结构件制造、航空发动机装配调试、生产现场管理等岗位,合作企业包括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等航空龙头企业,就业率高达99%。专业群在“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连续斩获一等奖,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20余项,人才培养质量获行业高度评价。学生通过钳工实训、装配及试车实训等实践环节,积累符合企业需求的零差错操作标准和精益制造理念。
专业特色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数字化设计-工艺-加工-装配-检测”全链条课程体系,立项建设《飞机数字化装配与调试》等19门金课;二是投资逾千万元升级实训基地,引入机器视觉、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实训环境;三是建立“企业出题—学院解题—产业验题”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国产大飞机配套需求定向输送“精工艺、擅数智”的新时代航空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