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商学院法学专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需求,通过分方向培养、模块化课程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下设经济法、律师、行政法务、法检业务四个方向,构建了覆盖法律职业全链条的育人框架,毕业生可报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业范围涵盖立法、司法、行政及法律服务机构。
分方向培养凸显专业特色
法学专业通过细分方向实现差异化培养目标:
- 经济法方向侧重经济法律法规与金融法实务能力,重点培养处理企业合规、商事纠纷的复合型人才;
- 律师方向以律师实务为核心课程,强化法律文书写作、诉讼策略等职业技能训练;
- 行政法务方向融入行政学特色课程,着重提升学生公务员考试应试能力;
- 法检业务方向设置司法审判技能课程模块,对接法院、检察院人才需求。
模块化课程体系支撑能力培养
课程体系采用"法学基础+方向特色+职业伦理"三维架构:
- 理论根基模块包含法理学、中国法律史、宪法学等11门核心课程,占比60%学分;
- 实务技能模块按方向设置差异课程,如经济法方向的金融法、律师方向的律师实务;
- 职业发展模块包含法律职业伦理、司法考试指导等实践课程,嵌入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实训环节。
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突出应用型导向,通过三个维度深化实践教学:
- 校内建成财金综合实验室,配备智能庭审系统开展司法审判模拟;
- 校外与20余家司法机关、律所共建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培养;
- 推行"课堂+竞赛+证书"联动模式,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法庭大赛,鼓励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
专业建设质量获权威认可
根据2025年校友会专业排名,法学专业获评中国六星级应用型专业,位列全国第12名。该优势源于:
- OBE教育理念驱动,以成果为导向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 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66.7%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实务经验;
- 实施四维协同培养体系,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有机统一。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深入推进,兰州工商学院法学专业通过持续优化产教融合机制,深化德法兼修育人理念,正在为西部地区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其毕业生在甘肃省司法系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75%,形成区域性法治人才培养高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