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国家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该校在土建类学科的深厚积淀,形成了“建筑+电气+信息+节能”的独特定位。该专业自1988年开设以来,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围绕双碳战略和智慧城市建设,融合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培养具备跨学科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专业建设成果曾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稳居全国前十。
学科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建筑物为载体,聚焦电能传输与信息处理的双重需求,强调智能化和低碳化两大核心方向。课程体系涵盖三大模块:
- 电气工程基础:包括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建筑供配电与照明等;
- 信息技术应用:如建筑组态控制技术、物联网通信、BIM电气设计;
- 节能与系统集成:涉及建筑节能技术、智能化工程管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通过这种跨学科架构,学生能掌握从电气系统设计到智能楼宇运维的全链条技术能力。
科研与教学创新
专业团队在科研领域表现突出,主持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30余项国家级课题,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教学层面,其主导编制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国家级一流课程(如“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成为行业标杆。此外,开发的智能楼宇控制实验教学平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生提供了国内领先的实践环境。
师资力量与平台建设
师资队伍中80%以上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安徽省教学名师和教育部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团队依托安徽省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等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例如,与科大讯飞等企业共建的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智慧建筑项目的研发与实施,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职业发展与行业影响
毕业生就业方向覆盖建筑设计院、智能建筑科技企业和政府部门,主要从事电气工程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开发及低碳建筑研究。据统计,近三年学生累计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等国家级奖项60余项,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顶尖机构,成为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