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依托新工科建设和交通强国战略,将铁道工程专业打造为全国仅三所高校设置的特色专业。该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核心,形成了覆盖理论教学、实践训练、国际合作的完整培养体系,毕业生在铁路规划、施工运维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就业率常年位居学校前列。
课程体系构建突出工程实践导向,形成了以力学基础、智能技术、工程管理为三大支柱的教学框架。核心课程包括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和土力学三大基础课程,以及BIM结构原理与应用、轨道工程维护与管理等特色课程。实践环节通过轨道交通校内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开展轨道检测、智能监测等实训,同时借助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等4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真实工程场景训练,实现课堂与工程现场的深度衔接。
师资配置体现学术与产业双元融合,专职教师博士比例达100%,其中2人持有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资格,2人具备交通部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资质。教学团队不仅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深度参与中老铁路等国际项目,将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校企共建的轨道交通健康管理上海研究中心等平台,使教师科研成果直接反哺教学。
国际培养路径是该专业突出特色,通过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和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构建了跨国教育网络。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合作建立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实施留学生联合培养计划,学生可赴海外参与钢轨焊接等实地作业。这种“本土+国际”双轨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国内长三角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可参与雅万高铁等海外项目技术管理。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专业建立“5年技术骨干”培养目标,毕业生主要进入设计院、铁路局和施工企业,从事基础设施智能监测、全自动运控系统研发等前沿领域。数据显示,学生年均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超过60项,考取研究生比例持续上升。特别在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专网、全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等技术领域,毕业生已成为上海申通地铁等企业的关键技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