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自2000年建校以来持续发展,形成了以健康、能源、环境为核心的综合性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建筑全生命周期研究,聚焦建筑节能减排、绿色人居环境、智慧城市等领域,致力于培养兼具工匠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依托校企合作、双师型师资和高就业率等优势,该专业在民办高校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专业。
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体系
专业以“健康中国”和“双碳”战略为导向,构建了覆盖人工环境设计、能源利用技术、智能运维管理的课程体系。学生需掌握热学、力学、电学与智能化控制等跨学科知识,重点培养以下能力:
- 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
- 建筑节能评估与能源规划
- 建筑环境智能控制与运维技术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入BIM技术、清洁能源应用等前沿内容,并通过校企联合项目强化工程实践能力。
师资力量与教学模式
师资团队由20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组成,其中57%拥有高级职称,66.7%具备双师型资格或行业工程背景。教师群体特点包括:
- 工程案例教学:将实际项目(如暖通系统优化、建筑能耗模拟)融入课堂;
- 产学融合:与北京东方华睿共建BIM产学融合中心,联合开发教学资源;
- 国际视野培养:通过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
校企合作与就业保障
专业与十余家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模式。核心合作企业包括:
- 上海建工集团(世界500强):开设订单班,学生入学即签订就业协议;
- 格力空调、辽宁金房能源:提供实习基地与技术研发支持;
- 北京东方华睿建筑设计:联合开展BIM技术培训与项目实践。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5%,主要流向建筑设计院、房地产公司、能源科技企业,从事设计、施工、运维及管理岗位。
行业前景与专业竞争力
在绿色建筑、智慧城市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该专业契合建筑节能、健康人居、低碳转型的市场需求。根据校友会2025年排名,该专业位列全国应用型专业第17名,获评四星级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其竞争力体现在:
- 民办高校领先地位:在同类院校中率先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 政策红利:服务于住建部“竞教结合”试点与区域能源规划;
- 技术前沿性:聚焦智能建造、能源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双师型师资、订单式培养三大支柱,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成功打造了“教学-实践-就业”闭环生态,成为东北地区建筑环境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