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聚焦智能装备应用领域,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以植保作业为核心场景,延伸覆盖遥感测绘、应急减灾等多元应用领域,形成了"产教融合、岗课融通"的人才培养路径,为智慧农业和低空经济领域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专业构建了"三阶递进"教学模块:
- 基础能力阶段:通过《电工电子技术》《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等课程夯实理论基础
- 专业技能阶段:重点学习《无人机组装与测试》《无人机遥控技术》等实操课程
- 综合应用阶段:在《精准农业技术装备》《航空拍摄及后期处理》等课程中实现技术转化实践教学占比超过50%,配备虚拟仿真实训室和无人机飞行训练场,学生可完成从部件组装到整机调试的全流程训练。
校企合作方面,专业与北方天途、广东绿卫士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实行"2.5+0.5"培养模式。第五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参与植保作业季,在真实工作场景中提升飞行操控和设备维护能力。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可考取CAAC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实现"毕业即持证"。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技术应用类:植保驾驶员、电力巡线员、航测技术员等一线岗位
- 技术服务类:涵盖设备调试、售后支持、技术推广等环节
- 管理运营类:涉及无人机编队调度、作业项目管理等新兴岗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入职首年平均月薪达4500元,部分创业团队年收入突破20万元。
专业建设依托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优势,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5%,聘请企业技术总监担任兼职教授,开发《智能植保装备操作规范》等活页式教材。通过"以赛促教"模式,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无人机应用大赛中连续三年斩获佳绩,彰显了专业培养质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