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自1996年成立以来,始终处于传媒教育的前沿。该专业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于2019年升级为独立的播音主持学院,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证。其核心培养方向聚焦于“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覆盖广播电视、新媒体、航空服务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本科与专科协同发展的教育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框架。本科方向的核心课程包括普通话语音学、播音创作基础、融媒体节目策划等理论模块,同时配备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全媒体直播车实践等实操训练。专科方向则侧重应用技能,如婚庆主持、非节目主持艺术等细分领域,通过形体训练、即兴口语表达等课程强化职业适应性。这种课程体系依托24部自编教材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
师资团队的构成凸显双师型特色。学院聚集了原四川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赵小蓉、美国访问学者李丹等领军人物,同时引入四川广电一线从业者吕丹、罗兰等担任实践导师。教学团队中教授、副教授占比合理,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开发的《主持人思维训练教程》等教材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结构,有效保障了“媒体零距离”的教学理念落地。
在硬件设施方面,学院配置达到省级媒体标准。建有高清电视演播室、广播直播间和全媒体直播车,配套非线性编辑教室、表演厅等实践场地,形成从内容生产到传播的完整实训闭环。特别设立的配音教室与航空服务模拟舱,精准对接行业细分需求,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4K超高清节目制作、空乘服务流程等前沿技能。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5%,主要流向涵盖传统广电媒体(如央视、凤凰卫视)、新媒体平台(如腾讯新闻)及航空服务领域。知名校友包括央视主持人张韬、湖南卫视谢娜等,印证了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专科生还可通过自考专升本通道继续深造,课程设置衔接艺术概论、新闻采访写作等进阶内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