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该专业围绕旅游行业需求,构建了涵盖导游服务、旅游营销、酒店管理等领域的课程体系,并与多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的特色培养路径。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覆盖旅行社、景区、会展企业等岗位,近年平均就业率超过95%,展现出较强的市场适应性。
一、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与职业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基础+技能+认证”的三维框架: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旅游概论、导游实务、旅游政策与法规等,帮助学生掌握旅游产业链运作规律;
- 实践技能模块:通过模拟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等课程,强化服务流程设计与执行能力;
- 职业资格认证:配套国家中(英)文导游员资格证、中级茶艺师资格证等考试培训,实现“课证融通”。
二、实践教学:构建真实职业场景
学院通过校内实训+校外实战双轨模式提升学生岗位适应力:
- 智慧旅游实训室、职业形象训练实验室等13个专业实验室,模拟旅游接待、产品策划等业务流程;
- 与上海迪士尼乐园、东莞康帝国际酒店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冬奥会等大型活动服务,累计服务国际级项目超20项;
- 实施“双导师制”,聘请广西十佳导游等行业专家参与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更新。
三、国际化办学:拓展全球视野
专业积极融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体系,打造“语言+专业”的跨境培养模式:
- 开设旅游英语、领队英语等课程,优秀学生可选修泰语、越南语等第二外语;
- 与泰国职业教育机构联合开展“3+1”学分互认项目,学生第三年可赴东南亚高校交流学习;
- 依托“伊尹学堂”文化品牌,开发跨境研学旅行产品设计等特色课程,培养跨文化服务能力。
四、就业竞争力:高满意度与强适应性
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三大优势特征:
- 就业质量高:入职首年平均薪酬达5000元/月,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希尔顿集团、万豪集团等跨国企业;
- 岗位适配性强:超60%毕业生从事旅游产品策划、数字营销等新兴岗位,契合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 发展潜力大:通过“1+X”证书制度,学生可向研学旅行指导师、会展策划师等复合型岗位延伸。
从课程创新到实践突破,该专业通过“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持续为广西乃至东盟旅游产业输送高素质人才。其“服务地方经济、对接国际标准”的办学定位,使其成为区域旅游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