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西班牙语专业自2018年获批设立以来,依托学校深厚的语言教学底蕴,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作为吉林省重点高校的第六个外语语种,该专业通过"语言+技能+实践"三维融合模式,致力于解决中拉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中的专业人才缺口问题。其培养方案既遵循教育部外语人才培养标准,又融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形成"双能力、双循环"的教学机制。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三层次渐进式"培养结构:
- 语言基础层:开设《基础西语》《高级西语》等核心课程,配合《西语语法》《西语写作》强化语言规范
- 专业能力层:通过《西汉互译》《商务西语》等应用型课程,构建职业核心素养
- 跨文化拓展层:设置《拉丁美洲国家概况》《西班牙文学》等文化模块,形成"语言能力—专业技能—文化素养"的递进培养链
实践教学创新体现为"四维联动"机制:
-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支持的同声传译训练
- 西语国家商务礼仪模拟工作坊
- 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建立的3+1联合培养项目
- 国有企业实习基地提供的真实职场体验这种"虚实结合、内外联动"的实践体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从课堂认知到行业实操的能力转化。
师资配置采取"三三制"结构,3名专任教师均具有海外研修经历,2名外籍教师承担口语与文化课程,1名行业导师负责实践指导。教学团队运用PBL项目式教学法,在《商贸西语》等课程中引入真实商业案例,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谈判等任务驱动型活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商务实战技能。
就业生态构建方面,专业建立"双轨制"出口通道:
- 国际人才通道:依托23个西语国家合作网络,向跨国公司驻外机构输送人才
- 区域服务通道:针对东北亚开放开发需求,培养跨境电商、涉外法律服务等特色人才近年毕业生在政府外事部门、中资企业拉美分支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领域就业率保持95%以上,印证了其"专业+行业"培养模式的有效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