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职业大学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职业教育重点支持的新兴领域,立足市场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育护养管"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备托育机构管理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在2025年的教育实践中,其课程设置与职业发展路径体现出紧跟行业趋势的创新性。
培养目标:聚焦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
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强调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安全健康管理、家园共育三大能力培养。学生需掌握从婴幼儿营养喂养到疾病识别的全流程照护技能,同时具备托育机构运营管理能力。特别注重培养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要求毕业生既能完成日常保育工作,又能通过科学育儿知识传播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协同育人。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双轨并进
课程架构分为三个层次:
- 专业基础课:包括《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基础》等,构建婴幼儿发展规律认知框架;
- 专业核心课:涵盖《婴幼儿回应性照料》《托育机构管理实务》等实操性内容,强化保育活动实施与应急处理能力;
- 拓展选修课:如《婴幼儿艺术启蒙》《亲子阅读指导》等,提升音乐、美术等综合素养。
特别设置"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将"1+X证书"(如幼儿照护、母婴护理)考核标准融入课程,并组织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实现学习成果向职业能力的直接转化。
实践体系:校企协同培养创新
实践环节采用"三线并进"策略:
- 校内实训:依托27间专业实训室,包括仿真幼儿园、婴幼儿照护实训室等,开展生活照料、急救模拟等训练;
- 岗位实习:与滁州市托育机构合作,参与日常管理、健康评估等真实工作场景;
- 智慧托育: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操作实训,培养信息化环境下的服务能力。
通过"双主体育人"机制,邀请医院儿科专家、托育机构管理者参与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
师资力量:跨学科复合型团队
专业组建了学前教育、医学护理、艺术教育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
- 教师团队100%具备健康照护师、育婴师考评员等职业资格;
- 实施"科研反哺教学"策略,近三年承担省级以上托育服务研究课题5项;
- 定期开展医院临床实践与托育机构挂职锻炼,保持教学内容的行业前沿性。
职业发展:多元化的成长路径
毕业生可从事:
- 托育服务:保育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月薪4000-6000元);
- 机构管理:托幼园所运营主管(年薪8-12万元);
- 健康咨询:社区育儿指导师、早期教育课程顾问;
- 学历提升:衔接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高职本科专业,升学率连续三年超35%。
专业通过"六步走"培养计划(践行职业伦理、学会照护技能、具备管理思维等),确保毕业生具备"眼中有光、手上有活"的职业特质,在人口政策调整与托育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劲的就业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