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产教融合的育人模式,培养适应现代文旅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铁路行业背景,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就业导向上形成独特优势,其"三对接、三共同"校企合作机制和"四融合"课程体系,为学生打造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完整培养闭环。
在培养方向上,专业着力塑造掌握文旅融合与"旅游+"行业前沿的数字化人才。通过系统学习旅游策划与产品设计、数字营销、服务质量管理等核心模块,培养具备客户关系管理、部门运营管理等实操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就读校区存在安德与成都两个版本说明,可能涉及不同年份的培养方案调整。
课程体系呈现三大特色: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法规》等学科基础
- 实务操作模块:重点开设《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新媒体营销》等实战课程
- 特色实训模块:引入咖啡调制技术等创新课程,配套模拟导游、旅游项目策划等实训环节
专业构建的"四融合"课程体系将行业标准、岗位需求、职业证书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与全国百强旅行社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真实旅游项目策划,这种"校内实训+项目实战"的培养路径有效提升了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在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主要面向三大领域:
-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督岗位
- 旅行社的导游、计调、数字营销岗位
- 景区运营与酒店管理的基层管理岗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对接高职本科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专业,以及普通本科的对应学科,为学历提升搭建了立交桥。
该专业的教学创新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既有具备旅游经济管理理论功底的教授,也聘请来自康辉国际旅行社等企业的实操专家。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服务技能大赛,构建起"以赛促学"的激励机制。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在成都铁路局所属酒店、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等单位的就业表现突出。
选择该专业的考生需注意:部分校企合作单位对从业人员有身高要求,建议身高低于165cm的男生和158cm的女生慎重报考。同时,专业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人文素质有较高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持续学习意识。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掌握智慧旅游和全域旅游规划技能的人才将更具发展潜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