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工程职业学院的园林技术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以服务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为导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2+0.5+0.5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夯实基础技能,后一年分阶段强化岗位实践与综合应用,形成“思政引领、德技并修”的教育特色。面向城市建设、园林工程等领域,其课程设置涵盖植物科学、设计技术、施工管理三大核心模块,并配备现代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成长路径。
专业培养目标聚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课程体系围绕园林植物识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图、园林工程施工等核心能力展开,强调“产教融合”理念。例如,学生需掌握从苗木生产到景观设计的全流程技能,包括病虫害防治、植物景观设计等细分领域。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如智能温室、组织培养实验室等场景化教学,将理论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毕业生能胜任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岗位。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工学结合特色。专业设置四大实践模块:
- 基础技能实训:通过显微镜实验室、园林制图室等掌握植物学与设计基础;
- 生产性实训:在智能温室、花艺设计实训室开展苗木培育与景观营造;
- 岗位专项实训:依托惠州市菌鲜康生态农业公司等校外基地进行项目化实战;
- 综合能力提升:参与广东永绿园林等企业的真实工程项目,完成从图纸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训练。这种阶梯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毕业前已具备1-2年岗位经验。
校企合作与职业认证双轮驱动就业竞争力。专业与深圳市时代园林花卉有限公司、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15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可考取1+X设施蔬菜生产中级、园林绿化施工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证融通。就业方向覆盖城建部门、园林公司、旅游景区等多元领域,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部分优秀学生入职半年后晋升为项目技术骨干。
师资力量与教研成果支撑专业高质量发展。专业拥有园林高级讲师林秀莲等领军教师,其团队主持省级课题5项,获国家级教学竞赛二等奖3次。教师团队开发了《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园林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等校本教材,将行业新技术、新规范融入课程标准。通过“名师工作室”机制,青年教师与企业工程师组成混编教学团队,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