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之一,其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深度结合,形成了“技术+应用”的双轨培养模式。专业依托智能制造系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资源,围绕低空经济发展趋势,通过校企合作优化教学内容。2025年学院针对AI技术与无人机融合的新趋势,联合企业开展多次专业论证会,调整课程模块,强化三维建模与数据智能分析能力培养,为林业、测绘、交通等领域输送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以无人机操控技术为核心,覆盖硬件与软件全链条。主修课程包括基础理论类(无人机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操技能类(无人机组装与调试、飞行任务规划)以及行业应用类(农林植保技术、电力巡检技术)。2025年新增无人机导论与飞行法规课程,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和电子线路CAD等模块,形成“模拟飞行-场景实操-数据处理”的阶梯式实训体系。学生需完成以下技能训练:
- 无人机基础飞行操控与维护
- 行业场景任务执行(如林业资源监测、航拍测绘)
- AI辅助数据分析与影像处理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与垂直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场景:
- 传统领域:电力巡检、林业植保、国土测绘部门的技术岗位
- 新兴领域:城市交通监控、应急救援、低空物流等智能应用场景
- 技术支撑:无人机生产企业的装配调试、售后技术支持岗位2024年南平市林业局联合学院举办的无人机应用技能竞赛显示,35名参赛选手中72%来自该专业,印证了其区域行业认可度。校企合作单位如南方测绘、华测导航提供定向实习岗位,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从事三维实景建模与智能巡检系统开发。
专业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持续提升竞争力。2025年学院投入建设的无人机行业应用实训中心,配备多光谱传感器、激光雷达等高端设备,模拟真实作业环境。教师团队近三年取得2项无人机相关发明专利,参与编制《福建省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等实际项目。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其中无人机测绘技能竞赛二等奖体现技术转化能力。这种“以赛促学、以研促教”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复杂场景操作与跨领域协作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
未来,该专业将深化“无人机+行业”的交叉培养路径。随着低空经济写入国家发展战略,学院计划增设无人机智能组网与空域管理课程模块,并与圣农产业学院等平台联动,探索农业植保、生态监测等细分方向。2025年论证会提出的“数据驱动型无人机应用人才”培养目标,预示着课程将进一步融入机器学习与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巩固其在福建省职业院校中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