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是专科层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方向,该专业立足水利行业需求,强调技术技能系统实在的培养理念。通过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不仅掌握水利工程建造全流程的核心技术,还能熟练运用CAD、BIM等现代工程工具。专业课程设置突出施工图识图和工程测量等实务能力,毕业生可快速适应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及管理岗位需求。
专业培养目标聚焦三大核心能力:
- 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土力学、水工建筑物等专业课程,培养水利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编制能力
- 数字化工具运用:重点训练BIM5D施工管理、Revit技术等信息化技术应用
- 复合型素质:融合工程经济学与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课程,提升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意识
课程体系设置体现"理论+实践"双轨并进,工程测量实训占总课时30%,学生需完成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操作考核。在第三学年设置的顶岗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水利工程企业参与至少6个月的实际项目运作。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施工技术岗位:水利水电工程测量员、施工技术员(需取得测量员证)
- 管理咨询岗位:工程监理员、造价员(可考取二级建造师证)
- 跨界发展领域:土木工程、市政工程等关联行业技术岗数据显示,近年毕业生在中小型水利工程企业就业率达92%,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继续深造。
专业建设依托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的优质资源,建有水力学实验室和土工实验室等6个专项实训室,设备总值超200万元。通过固废建材资源化利用实验室开展产学研项目,学生可参与水利工程新材料研发。校企合作方面,与17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推行"企业导师+学校教师"双指导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
该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要求学生毕业时至少取得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证书和施工员证两项职业资格。在2024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专业学生团队斩获水利工程BIM应用赛项金奖,充分验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专科学生而言,可通过校内BIM创新创业工作室提升技术转化能力,为职业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