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师范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依托管理学院优势资源,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课程设置覆盖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及金融等领域,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超98%,在长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中享有较高认可度。其特色在于将传统财会技能与数字化工具相结合,并依托学校自主研发的校财帮智慧财务平台提供实践支撑,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搭建多维通道。
一、学科体系与课程特色
专业课程采取"基础+模块+实践"三级架构,核心课程包括:
- 管理学原理与基础会计奠定管理思维框架
- 理财学与高级财务管理强化资本运作能力
- 财务管理软件应用培养数字化工具操作技能特别设置税收筹划与证券投资学方向课程,匹配区域经济发展对税务管理与资本市场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教学团队中注册会计师占比超40%,通过案例教学将会计准则变革、智能财务等前沿动态融入课堂。
二、实践培养与资源支撑
学校构建了"双轨制"实践体系:
- 校内实训:依托省级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开展ERP沙盘模拟与财务机器人操作训练
- 校外基地: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徐州农商银行等建立实习合作,提供审计底稿编制、信贷风险评估等实战项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计财处推出的校财帮平台将真实预算管理流程数字化,学生可通过该平台:
- 查阅历年预算编制方案与执行分析报告
- 参与校内单位经费使用效益评估
- 学习电子发票查验、网银支付等业财融合技能
三、职业发展路径规划
基于近三年就业数据分析,毕业生主要流向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 企业财务岗(占比55%):聚焦制造业与服务业成本控制岗,起薪均值5500元/月
- 金融机构(占比30%):银行对公业务与证券机构投资分析为主力方向
- 公职系统(占比15%):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税务、审计等监管部门学校建立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机制,专业课程与CPA考试科目匹配度达75%,特别在《审计学》教学中嵌入风险导向审计实务模块。建议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以下进阶路径:
- 大二考取初级会计职称
- 大三参与ACCA方向课学习
- 大四优先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实习
四、持续发展能力培育
面对财务数字化转型趋势,专业增设Python财务分析与大数据可视化选修课,重点培养以下能力:
- 智能财务系统运维:掌握用友NC、金蝶EAS等主流软件二次开发
- 业财数据治理:学习基于SQL的财务数据清洗与建模
- ESG报告编制:对接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要求学校通过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实训,让学生深入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在预算管控中的应用,例如某实训案例中的典型分录:借:应收账款——XX客户
贷:合同负债——质保金
该处理既体现新收入准则的履约义务拆分要求,又关联预算执行中的现金流预测修正。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