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装备制造领域的特色专业,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技术在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该专业自2019年起整合智能制造与轨道交通高端装备教育资源,构建了以焊接工艺编制、机器人编程、智能设备操作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连续多年蝉联省级排名首位。其独特之处在于将传统焊接工艺与工业机器人、激光焊接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国家级实训平台与产业对接,形成了"教学—实践—就业"的完整闭环。
在培养体系上,该专业强调"双轨并进"模式:
- 课程模块化设计:围绕金属材料焊接、焊接自动化、质量检测三大方向,设置包含机器人离线编程、激光焊接工艺等12门核心课程;
- 师资结构创新:组建由2位全国劳动模范领衔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教授2名、高级技师7名,形成"教授理论+劳模实操"的授课模式;
- 技能认证体系:学生在校可考取国际焊接技师(IWS)证书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实现"学历+资质"双证书毕业。
实训资源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拥有全国示范性焊接实训基地,配备价值2600万元的进口设备,包括10套ABB/KUKA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激光增材制造系统等;
- 建成江苏省首个产教深度融合智能焊接实训平台,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车间的1:1还原;
- 设立中德国际焊接培训基地,引入欧洲标准的EN ISO 9606认证体系。
该专业的就业生态呈现三大特征:
- 行业覆盖广: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特种设备制造(35%)、轨道交通(28%)、新能源装备(20%)领域,合作企业包括中车集团、中国能建等世界500强;
- 岗位多元化:从基础焊接操作到智能产线管理,形成焊接机器人技术员→工艺工程师→质量总监的晋升路径;
- 薪资竞争力强:首年平均起薪达6-8万元,持有国际证书者可达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