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程学院的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主干专业,拥有近70年的办学积淀。该专业不仅是国家注册岩土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主专业,更在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9年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2022年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培养方向紧密对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需求,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和校企合作平台,形成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体系聚焦工程实践与职业认证
专业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课程设置涵盖工程力学、岩土钻掘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等核心领域。通过工程制图、岩体力学、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等主干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的全流程技术。特别注重与注册岩土工程师考试大纲衔接,课程内容覆盖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岩土加固与治理等职业资格认证所需的核心知识模块。
二、实践平台支撑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配备价值3000余万元的实训设备,拥有:
- 吉林省油页岩钻探与环境保护工程实验室
- 岩土与钻探工程实习基地
- 地质陈列馆等4个专业实训基地
学生通过岩土工程测试、钻探工艺模拟等实践环节,可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近五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项,发表SCI/EI论文31篇,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体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特色。
三、就业导向突出行业适配性
毕业生就业呈现“两高一广”特点:
- 就业率高:近年综合就业率超90%,部分年份岗位供需比达1:3
- 考研率高:年均考研率10-15%,部分进入中国地质大学等名校深造
- 覆盖领域广:涵盖岩土工程勘察、矿产资源开发、市政建设、环境保护四大方向
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铁建、中交集团等大型央企,以及省级地质勘查院和科研机构。
四、学科建设强化专业优势
作为省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的核心方向,该专业拥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招生资格。师资队伍中:
- 教授12人,副教授27人
- 博士占比54.5%
- 含宝钢优秀教师3人、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
这种学术实力支撑了专业在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特色研究方向。
五、行业认可度与持续发展潜力
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2021年),人才培养质量获国际实质等效认可。在东北地区,其宝石材料及工艺学的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独具特色,拓展了毕业生在珠宝鉴定、地质旅游等新兴领域的职业发展空间。随着“双碳”战略推进,专业在页岩气勘探、地热能开发等方向的研究积累,将持续提升毕业生的行业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