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其高效清洁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开设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专业,通过系统化教学与实践平台,致力于培养掌握现代煤化工核心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紧密对接国家能源战略转型需求,形成了从基础理论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设置了多维度课程模块:
- 基础化学和工程制图及CAD奠定学科基础
- 煤质分析与评价课程聚焦煤炭成分检测与分类标准
- 核心工艺课程涵盖浮游选煤工艺控制与重力选煤工艺控制
- 创新性引入化工安全生产技术与DCS控制系统操作等前沿内容通过煤制甲醇仿真软件和过滤操作实训室等七大校内实训平台,学生可掌握煤化工全流程操作技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IG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和CCS(碳捕捉及封存)等国际前沿技术融入教学,强化低碳技术应用能力。
专业建设依托晋能控股集团等龙头企业,构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校内建有全煤行业领先的地下实景模拟矿井,与云冈区经济开发区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场景与生产现场的零距离对接。教师团队曾获山西省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开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案例库,形成"做学教六循环"特色教学模式。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
- 主要面向煤质分析员、工艺操作员等岗位群
- 职业发展涵盖煤炭洗选优化、煤制油工艺改进等技术管理领域
- 近年毕业生进入吕梁学院等本科院校深造比例持续上升
- 典型就业企业包括晋能控股煤业公司等区域龙头企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优秀校友如李瑞敏通过升学通道进入太原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印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业特色方面,突出"三个结合"培养理念:
- 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结合:将智能仪表控制与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煤化工教学
- 生产技能与安全管理结合:设置危险源辨识与环保生产专项训练模块
- 区域服务与行业引领结合:针对大同煤炭资源特性开发兰炭洁净生产特色课程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煤炭气化工艺控制等核心技能的同时,具备工艺流程优化和清洁生产方案设计的创新能力。
该专业通过持续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构建了"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的校企协同机制。与京东集团等企业联合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1+X证书标准,使人才培养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在山西省高职院校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相关专业曾连续两年蝉联全国榜首,彰显了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