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面向数字经济时代的职业教育体系。该专业依托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的优势,通过课程改革、校企协同和竞赛实践三大路径,培养具备财务数字化业务处理、数智技术工具应用及企业战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4年,其学生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际国内赛事中斩获多项银奖与一等奖,展现出专业教学成果的显著提升。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聚焦中小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需求,强调智能会计核算与数据管理能力。培养方案涵盖财务会计、成本管理和税务服务三大核心模块,同时融入机器学习、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前沿技术课程,形成“基础+创新”的双轨能力结构。毕业生可胜任出纳会计、财务分析员等初级岗位,并通过5年职业发展晋升至财务主管或会计总监层级。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采用“岗位导向”设计,将传统会计学科重构为7个行动领域:
- 数据分析与财务智能系统模块,强化数据敏感度;
- 人工智能风险管理工具实训,覆盖财务预测与决策场景;
- 案例教学结合企业真实业务场景,提升跨学科协作能力。
例如,新增的财务大数据分析课程通过用友集团云平台接入行业实时数据,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教材内容同步更新,将ChatGPT辅助决策等案例纳入教学,构建“理论-工具-实践”三位一体的学习闭环。
实践平台与校企合作
专业建设了智能财务管理实训室和数智财经产业学院,引入新道科技等企业资源开展深度合作:
- 实训室配备财务决策模拟系统和VBSE虚拟商业环境,支持学生完成从票据处理到战略规划的全流程操作;
- 产业学院联合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年均开展20余次企业调研,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2024年校企座谈会上,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业务流程规范化率提升35%,数据共享效率提高40%,印证了“教学-就业”联动机制的有效性。
竞赛成果与教学质量
近三年,学生团队在全国高等院校数智化沙盘大赛和“一带一路”会计实务赛项中累计获得1金6银的优异成绩。竞赛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程:
- 低年级侧重财务机器人操作与报表可视化基础训练;
- 高年级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模拟企业投融资决策,强化创新思维与风险应对能力。
师资方面,71名专职教师中64人为双师型教师,26人持有注册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证书,保障了教学与行业标准的同步迭代。
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
专业毕业生在银行、证券机构及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初始薪资较传统会计专业提高20%。职业发展路径呈现两大方向:
- 技术路线:向财务数据分析师或智能系统运维工程师转型;
- 管理路线:通过内部审计和预算管理经验积累晋升至管理层。
此外,国际方向班提供日语、韩语培训,支持学生赴日韩攻读本科,拓展全球化职业机会。
烟台职业学院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与产教深度融合,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打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引擎”。未来,其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和跨学科资源整合策略,将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变革的协同创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