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自设立以来,已发展为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入选),依托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构建"基础理论+应用创新"双轨培养体系。作为数学类大类招生的核心方向,该专业与信息与计算科学形成学科互补,近三年国内外深造率稳定在45%以上,其中2020届出国深造比例达35%。数据显示,2025届毕业生在北大、清华等顶尖学府深造率超16.7%,就业领域覆盖金融、科技、教育等多行业,形成"学术+应用"双轮驱动的培养特色。
学科实力与专业认证
专业以数学学科群为根基,形成三大核心优势:
- 学科评级领先:数学学科连续多年位列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350强,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B级(北京地区第5-6名);
- 培养体系完整: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培养通道,2021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形成学科联动优势;
- 科研平台强劲:设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等4个科研机构,拥有大型数学实验室配备140+台高性能计算机,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
三阶递进培养路径
教学实施"大类筑基-专业分流-实践突破"梯度培养:
- 大类基础阶段(1-2年级):
- 主修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三大基础课程,构建180学分理论框架;
- 通过程序设计实训掌握C/C++与Python编程技能;
- 专业深化阶段(3年级):
- 分设基础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系统学习微分方程数值解、金融数学、拓扑学等核心课程;
- 参与航空发动机建模、6G通信算法优化等国家级课题,年均产出SCI论文15+篇;
- 实践创新阶段(4年级):
- 在中国银行或中铁五院完成6个月行业实训,主导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优秀生可通过本硕贯通计划保送攻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
课程架构与核心能力
专业构建"基础数学-应用数学-交叉学科"三维能力矩阵:
- 理论基石模块:
- 必修实变函数、近世代数、微分几何,其中数学分析课程采用莫斯科大学教材体系;
- 开发金融数学案例库,集成300+个量化投资模型;
- 应用技术模块:
- 新增机器学习数学基础、区块链密码学课程,建设智能算法数据库;
- 配备MATLAB、SPSS等专业工具,收录8000万+条经济金融数据;
- 交叉创新模块:
- 实施"双导师制"(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年均完成横向课题经费500万元;
- 学生团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5项。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形成四维发展通道:
- 学术深造(45%):进入北大、中科院等机构攻读基础数学、计算金融方向研究生;
- 金融科技(30%):供职工商银行风控部、人寿保险精算岗,起薪15-20万元/年;
- 信息技术(15%):任职华为算法工程师、联通大数据分析师;
- 教育科研(10%):进入北京二中、北京市教委等教育机构;
- 行业壁垒:
- 精算师资格证通过率18%,需掌握随机过程、时间序列分析等10+种数学模型;
- 头部金融机构要求具备2个以上完整数据分析项目经验。
该专业秉持"数理筑基,跨界创新"育人理念,构建"校-企-研"协同创新生态。其动态课程更新机制每年新增20%人工智能数学基础内容,2026届学生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率预计突破40%。建议考生强化抽象思维能力与算法实现能力,为应对金融科技时代储备量化交易模型设计、大数据挖掘算法等前沿技能,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实现专业价值。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