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学院园林专业作为该校的优势学科,自2006年风景园林学院成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河南省品牌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学科优势,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形成鲜明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0%,部分年份考研率达21.74%。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与行业需求,其教学框架既注重理论深度,又强调实践创新能力,成为中原地区园林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商丘学院园林专业形成“设计+技术+管理”的三维培养路径。核心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同时融入景观生态学、工程预决算等跨学科内容。实践环节通过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训基地联动展开,例如占地20亩的校内实训基地包含28个专业实验室和19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校外则与21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覆盖园林工程、景观设计、植物培育等领域。这种“课堂+工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植物栽培养护等真实项目。
师资力量方面,学院汇聚了一支教授、博士、硕士占比达50%的复合型团队。例如学科带头人石洪礼教授深耕园艺病虫害防治领域,主持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姚朋教授作为北京冬奥会生态景观总规划师,将国家级项目经验融入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此外,学院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引入企业工程师参与园林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等实务课程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
在实践创新层面,专业构建了“竞赛+科研+创业”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学生团队多次在国家级园林设计大赛、插花艺术竞赛中获奖,并参与景观生态修复、植物新品种培育等6项科研课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如与园艺企业联合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技术,学生不仅掌握植物造景技能,还能深入理解现代农业产业链的运作逻辑。2023届毕业生中,超过30%进入城市园林管理局、风景名胜区等事业单位,另有16%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专业对口率高达85%。
对于未来发展,商丘学院园林专业正加速推进数字化教学改革。在保留手绘制图传统技能的基础上,重点强化BIM建模、GIS空间分析等数字技术应用,开设园林信息模型、智慧景观设计等前沿课程。同时,学院通过景观生态学研究方向的拓展,将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战略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育既懂园林工程设计又具备生态治理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使该专业在河南高校同类学科中持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