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高职(专科)层次的重点培养方向,依托学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深厚底蕴,形成了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该专业立足广西工业重镇柳州的区位优势,紧密结合区域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以“工学交替”和“校企双主体育人”为核心理念,培养兼具服务能力与管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从课程设置到实践体系,从职业证书到就业渠道,均展现出系统化设计与行业适配性。下文将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就业前景四大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定位:聚焦行业需求与职业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以“中高级服务与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覆盖旅行社经营、景区规划、旅游营销策划三大核心领域。专业紧密对接广西及东盟地区的旅游产业升级需求,尤其关注跨境旅游和智慧旅游发展趋势。通过“三明治”式培养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分阶段穿插,强化学生从基础服务到管理决策的阶梯式能力构建。例如,前1.5年侧重理论知识与初级导游资格考证,后1年通过企业轮岗实训提升岗位适配性,最终半年进入顶岗实习实现就业衔接。
课程体系:模块化设计与行业标准融合
课程架构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拓展能力三大模块,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旅游概论、旅游经济学、中国旅游地理等,夯实行业认知与市场分析能力;
- 专业技能课程:以导游实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情景英语为核心,融入VR景区导览、数字化营销工具等新技术应用;
- 拓展能力课程:开设会展策划、茶艺文化、东盟国家旅游政策等特色选修课,提升跨领域竞争力。同时,专业引入全国导游资格证(中/英文)、出境领队证等职业认证标准,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资质考核无缝衔接。
实践体系:校企协同与真实项目驱动
实践教学通过“八合一”产教融合平台构建多层次实训网络:
- 校内实训:依托模拟导游厅、茶艺实训室、旅游大数据分析中心等设施,开展情景化技能训练;
- 校外合作:与柳州国旅、南宁中旅、白莲洞景区等共建实习基地,推行“现代学徒制”项目,由企业导师直接参与人才培养;
- 国际拓展:通过东盟旅游人才联合培养计划,输送学生至越南、柬埔寨等跨境旅游项目实践,强化国际化服务能力。此外,专业设立“柳州(王璇)导游大师工作室”,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案例教学与技能竞赛指导,近三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超20项。
就业前景:多元化渠道与高成长空间
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方向呈现“三高”特征:
- 行业覆盖率高:涵盖旅行社(计调、外联)、景区(规划、运营)、酒店(会展服务、客户管理)及旅游行政部门四大领域;
- 岗位晋升快:从初始的导游、销售专员到5年内的部门经理、项目总监,职业发展路径清晰,优秀毕业生如黄杰等已成为省级“金牌导游”与企业管理骨干;
- 地域辐射广:依托柳州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枢纽城市的优势,毕业生在跨境旅游、国际邮轮服务等新兴领域占比逐年提升,部分学生通过“赛拾海外订单班”进入迪拜、新加坡等国际市场。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3年内薪资涨幅达40%,远超广西高职同类专业平均水平。
总结与展望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与“能力阶梯培养”双轮驱动,构建了从知识传授到职业成长的全周期育人生态。未来,随着智慧文旅与低碳旅游的产业转型,专业将进一步强化数字化营销、生态旅游规划等课程模块,持续输出符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