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是响应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前沿学科,依托学校深厚的石油行业背景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优势,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商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聚焦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在经济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跨学科课程体系与创新实践平台,形成“数据驱动决策、技术赋能管理”的特色培养路径。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加速发展,其培养模式既契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又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
培养目标与行业定位
该专业立足石油行业特色,面向全国培养具有管理学、经济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知识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需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全流程技术,并具备解决能源经济、企业管理等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方案特别强调五年职业发展目标,要求毕业生能在实践中运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工具,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这种“技术+管理”的双维能力培养,使专业定位既区别于纯工科的大数据技术专业,又超越传统商科的管理学范畴。
课程体系与知识架构
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了“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场景应用”的三层知识架构:
- 基础层: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商务统计学等经管类核心课程,夯实商业逻辑基础;
- 技术层:重点开设Python程序设计、Spark编程、分布式存储与计算、大数据可视化等课程,培养数据工程能力;
- 应用层:通过金融大数据分析、工业大数据建模等方向课,强化行业场景实战能力。特别设置的数据质量与治理课程,呼应了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实践平台与创新支撑
学校构建了“实验室-科研平台-产业基地”立体化实践体系:
- 大数据分析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验室配备Hadoop、Spark等工业级工具链;
- 依托陕西(高校)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开展能源领域数据治理研究;
- 与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实施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新项目三级实践训练。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学生在油气勘探数据分析、能源供应链优化等真实场景中完成能力转化。
学科优势与发展前景
作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分支,该专业依托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评估中的B+评级(全国前20%)优势,拥有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毕业生既可从事商务智能、数据治理、决策支持等岗位,也可在能源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发挥跨领域优势。近五年数据显示,该领域人才需求年均增长34%,起薪水平高出传统管理类专业42%。随着学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推进,专业正加速向“大数据+能源”特色方向深化,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更精准的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