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是该校的重点学科之一,自2003年本科招生以来,已发展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该专业立足洛阳文旅资源,融合现代旅游业需求,培养具备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毕业生覆盖旅游景区、在线旅游企业、文旅行政部门等领域,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
学科实力与研究方向
旅游管理专业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县域旅游研究基地、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等10余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三大核心研究方向:区域旅游规划开发聚焦资源整合与空间布局,智慧旅游与大数据分析强调技术应用与数据驱动决策,遗产活化与文旅融合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协同创新。学科团队拥有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文化和旅游部青年专家等高端人才18人次,承担国家级课题10余项,横向规划项目30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被政府部门采纳。
课程体系与实践资源
专业课程以管理学和旅游学为核心,设置旅游学概论、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规划与开发等主干课程,同时开设智慧旅游理论与实践、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专题等前沿选修课,强化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实践教学方面,建有虚拟旅游实验室、旅游文创商品展览室等11个实验室,配备无人机、GIS系统等设备,并与上海迪士尼、杭州开元集团等50余家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覆盖景区管理、酒店运营、旅游策划等岗位。
培养模式与创新特色
专业推行“三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培养+行业锻炼+企业实践”实现能力递进,并设立菁英导游实验班、新媒体营销实验班等特色项目,强化专项技能。教学团队采用双语教学和案例研讨,引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善行旅游框架总则》等国际标准,与意大利、英国高校联合开展智慧城市研究,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学生在全国旅游院校技能大赛、河南省“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奖30余项,导游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就业前景与行业认可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文旅行政管理岗位覆盖政策制定与行业监管,企业经营管理方向涉及景区、酒店、旅行社的中高层职位,策划咨询领域侧重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分析,创新创业路径鼓励依托遗产资源或数字化技术开拓新兴市场。部分毕业生进入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深造,或任职于郑州嵩山少林旅行社、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等单位,行业认可度显著。专业连续多年入选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B+等级,2024年位列全国第134名,彰显学科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