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始于1950年,是我国首个以橡胶工程为特色的高分子学科。作为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它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构建了涵盖橡胶、塑料、合成三大方向的完整培养体系,形成了国内领先的橡塑材料与工程研究高地。经过70余年发展,该专业不仅培养了橡胶行业70%以上的技术骨干,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华盛顿协议),跻身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成为国内高分子材料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标杆。
历史积淀与学科地位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科的根基可追溯至1950年成立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后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成为全国唯一专注橡胶专业的中专院校。1958年升格为本科,1984年设立高分子材料系,1999年整合成立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建设上,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两个一级学科均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3个博士点、3个硕士点及2个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培养体系。这一发展历程奠定了其在橡胶工业领域的权威地位,被业界誉为行业“黄埔军校”。
专业特色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橡胶工程方向为核心优势,协同塑料工程、高分子合成方向,构建了独特的学科群:
- 橡胶工程:聚焦橡胶制品结构设计、配方开发及生产工艺,传承学校70余年橡胶工业技术积累;
- 塑料工程:依托塑料高性能化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模具设计及成型技术研究;
- 高分子合成:侧重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合成,推动新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此外,专业开设中韩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阿克隆大学实施“3+2”本硕连读计划,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强化国际化与工程实践能力。
科研平台与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轮胎工艺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级及省部级平台,科研设备总值近亿元。师资队伍中包括:
- 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青2人,泰山学者11人;
- 教授30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25人,中青年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50余项,产学研合作覆盖万华化学、赛轮集团等龙头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了9家上市公司的发展。
就业前景与行业影响力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考研率约50%,其中95%进入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985/211高校或中科院院所。就业领域涵盖橡胶、塑料、航空航天等产业,国内橡胶企业70%以上的技术骨干毕业于该专业。校企合作方面,与玲珑轮胎、软控股份等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实施“3+1+2+N”本硕贯通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国际认证与学科排名
该专业2016年通过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认证,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教评价网专业排名中稳居全国前十。其材料科学学科持续位列ESI全球前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山东省“高峰学科”重点建设方向,彰显了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行业引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