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依托广西一流学科A类“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自建校以来持续深耕工程地质领域,形成了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核心命题,致力于培养掌握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设计等核心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毕业生可在工程建设、灾害防治、资源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理论与实践双轮驱动”的培养体系是该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设置上,构建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交叉应用”三级进阶框架:
- 基础理论层:涵盖高等数学、构造地质学、岩体力学等课程,强化数理基础与地质学原理认知
- 专业技能层:设置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3S技术等课程,培养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 交叉应用层:引入GIS原理、地质环境评价与治理等跨学科课程,推动地质工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同步建立“课堂实验—野外实习—科研项目”实践链条,通过参与川藏铁路、第二次青藏科考等国家战略工程提升实战能力。
专业建设以高水平科研平台与师资团队为支撑。拥有工程岩土测试实验室、土体三轴实验室、岩石力学实验室等9类实验平台,配备价值超1.1亿元的先进仪器设备。教学团队包括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领军人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近五年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论文240篇。学生可深度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形成“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协同创新机制。
“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95%以上,主要流向工程勘察设计院、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及科研院所,近30%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深造。专业与中铁勘查设计院、中石化等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地质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监理等课程强化职业素养,用人单位评价其“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岗位迅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