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专科层次的重点专业,依托其深厚的航天工业背景和行业资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该专业以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围绕汽车结构原理、电子电器维护、新能源汽车技术等核心领域展开教学,构建了覆盖汽车产业链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其特色在于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将行业需求与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具备现代汽车检测、维修及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等核心知识,并通过电工电子技术、汽车CAD等课程强化技术应用能力。课程设置兼顾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例如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课程结合智能化检测设备使用,帮助学生适应行业技术升级需求。此外,专业还开设专门化实训及鉴定取证环节,确保学生获得实际操作资质。
实践教学资源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拥有占地7085㎡的汽车工程学院实验与实训中心,下设汽车检测与维修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技术实验室等9个专项实验室,配备价值4000余万元的先进设备,如底盘测功机、动力电池检测系统等。实践教学采用“五位一体”体系,将专业实践、学科竞赛、项目训练、创业实践和顶岗实习有机结合。例如,学生可通过参与航V大学生方程式车队的赛车设计与制作,在全国性赛事中积累实战经验。
校企合作与就业渠道方面,学院与广西玉柴集团、东风柳汽等20余家汽车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并设立先进发动机产业学院和玉柴育鹰班,定向培养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等前沿领域的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进入汽车生产、维修、检测企业及管理部门,从事维修检测、装配质检、售后服务等岗位,部分优秀学生还可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获得优先录用机会。
该专业还注重创新能力与竞赛成果的培养。通过“赛学结合”模式,学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累计获得全国一等奖6次、单项冠军2次,并多次斩获“最具影响力车队”称号。此外,学院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构建以“一中心、两公司、四车队”为架构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横向科研项目和专利研发,近五年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强化了技术转化能力。这种“以赛促学、以创带练”的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和职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