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国家级“中国智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的重点建设方向,深度融合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和FMS(柔性制造系统)等前沿技术,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与实训资源,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的全链条培养体系,成为区域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方向,注重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双重能力培养。通过课程体系设计,学生需掌握三维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等核心技能,并熟悉工业机器人、光机电一体化等智能制造系统的操作与维护。培养目标明确指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强调在机械产品开发、制造流程优化、技术管理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两大模块:
- 理论课程包括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机械加工工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覆盖机械工程基础与智能化技术应用。
- 实践课程以工程实习、毕业设计为核心,结合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强化动手能力。
教学模式采用“能力梯次递进”策略,通过校企双课堂与双师资(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协同育人,例如与歌尔匠造专班、新景表业现代学徒制合作,实现“入校即入企”的职场化培养。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高级技师6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团队包含淄博市首席技师与技术能手。近五年教师团队主持省级课题5项,发表EI论文10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5项,并在教学能力大赛与技能竞赛指导中屡获省级奖项。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通过3D打印创客中心开展创新创业孵化,推动学生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
实训资源与校企合作
校内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CAD实训室、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等14个实训基地,配备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线、模块化物流系统等高端设备。校外与歌尔股份、海信集团、鼎铸三维科技等5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提供顶岗实习与就业直通渠道。例如,上海华驿汽车与山东新景表业通过“科技社团”引入真实项目,让学生在逆向建模、柔性制造系统设计中积累实战经验。
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家电生产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数控编程、工艺工程师等岗位。合作企业如新华制药、金晶匹兹堡汽车玻璃等提供优质就业平台,薪资水平与职业晋升通道在区域制造业中具有竞争力。专业还通过1+X证书制度(如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机械产品三维模型设计)提升学生就业适配性,近五年学生在省级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5项,凸显技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