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的会计处理需依据业务场景与税务属性匹配核算规则,核心在于区分业主投资、收入确认及税费计提的核算路径。根据《个体工商户会计制度》要求,需结合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混合应用,准确反映资产变动与权益调整。规范的核算需确保营业收入、税后列支费用等科目勾稽清晰,满足税务申报与经营决策的双重需求。
一、资本类业务处理
业主投资与权益调整的核算逻辑:
- 货币注资:
借:银行存款
贷:业主投资
示例:收到业主注资50万元 - 非货币资产注资:
- 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借:固定资产/存货
贷:业主投资
贷:资本公积
- 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 业主提取资金:
借:业主投资
贷:银行存款
二、采购与销售处理
存货与收入确认的操作规则:
- 现购商品(含增值税):
借:存货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示例:采购材料15,000元,税额1,950元 - 赊销收入确认(小规模纳税人):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同步结转成本:
借:营业成本
贷:存货
三、费用与薪酬处理
成本归集与税后支出的核算路径:
- 工资计提与发放:
- 计提阶段:
借:期间费用——工资
贷:应付工资 - 支付阶段代扣个税:
借: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代扣个人所得税
- 计提阶段:
- 业务招待费处理:
- 按税法限额(收入0.5%或支出60%)确认可抵扣部分:
借:期间费用——业务招待费(可抵扣金额)
借:税后列支费用(不可抵扣金额)
贷:库存现金
- 按税法限额(收入0.5%或支出60%)确认可抵扣部分:
四、税费计提与缴纳
增值税与个税协同的关键要点:
- 增值税处理:
- 季度销售额≤30万元时免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营业外收支 - 超出免税额度时计提附加税: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增值税×7%)
贷: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增值税×3%)
- 季度销售额≤30万元时免征:
- 个税计提与缴纳:
- 经营所得按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借:留存利润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 享受减半征收优惠时:
减免税额=应纳税额×50%
- 经营所得按5%-35%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五、特殊场景调整
非标业务与错误修正的规范操作:
- 自用商品处理:
- 业主无偿取用存货视同利润分配:
借:业主投资
贷:存货
- 业主无偿取用存货视同利润分配:
- 固定资产折旧:
- 按直线法计提,次月开始分摊:
借:期间费用
贷:累计折旧
- 按直线法计提,次月开始分摊:
- 税务罚款处理:
借:税后列支费用
贷:银行存款
通过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记录发票编号、费用用途及税务属性。建议每月核对营业收入明细账与银行流水,年度汇算时重点检查税后列支费用台账与个税减免计算依据,确保符合《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的合规性要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