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以培养高级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对接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需求。该专业通过融合侨乡文化与非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与实践路径,并依托市级科研平台与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了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置紧跟行业趋势,覆盖传统设计与数字媒体领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展现出显著的社会认可度。
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育人理念,注重学生设计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的双重提升。学生需掌握图形创意、品牌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核心能力,并通过项目实践培养设计策划与管理能力。毕业生经过3-5年职场历练后,可成长为设计主管或创业探索者,部分优秀人才参与过国家战略设计项目,如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大湾区艺术教育合作。
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模块与应用模块,涵盖以下领域:
- 传统设计技能:字体设计、插画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设计;
- 数字技术应用:界面设计、数字媒体设计、人工智能辅助设计;
- 文化融合实践:非遗文创设计、旅游视觉元素开发。
专业特色体现在侨乡文化与学科交叉融合,例如通过江门侨乡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将开平碉楼等文化遗产转化为设计资源,形成“世遗双城”实践基地。此外,学院近年引入人工智能设计课程,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教学交流,强化智能工具在疗愈产品、陶瓷文化图谱等领域的应用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
视觉传达设计系拥有孟思源(专业负责人)、邹咏梅等骨干教师,团队依托江门市侨乡文创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开展旅游应用设计与非遗活化研究。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例如2024年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智能设计方法课程经验,推动教学改革与跨校合作。此外,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本地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项目开发机会,如品牌形象设计与文创产品研发。
就业前景与行业认可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广告行业、动漫设计、品牌策划等领域,可担任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等职位。专业优势在于:
- 地域文化赋能:将侨乡元素融入设计,提升作品差异化竞争力;
- 技术前沿融合:引入AI工具辅助设计,适应数字媒体行业转型需求;
- 实践导向培养:通过市级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缩短职场适应周期。
数据显示,近年学生参与设计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插画》等作品,已成为区域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