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舞蹈表演(体育表演)(健美操)专业自2014年首次招生以来,以“课堂舞台相融合”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独特的艺术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体育学院优势资源,通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平台、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形成了“以赛促学、以演促练”的教学特色。在2024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中,该专业学生首次斩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其办学成果已辐射至长三角地区,成为省级特色专业标杆。
一、三维融合的课程体系支撑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文化素养、专业技能、社会服务三层面展开。在2022版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程增设校园体育舞蹈与健身健美操,强化专项技术的底层支撑。选修课模块引入街舞、瑜伽团体操等新兴方向,形成“必修打基础+选修拓边界”的课程结构。理论课程覆盖艺术学、体育学、教育学等交叉学科,例如《舞蹈健身理论与技术》课程融入运动解剖学与美学原理,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阶梯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实施“四级进阶”模式:
- 基础技能阶段:通过早功训练、形体课程夯实基本功,采用弹力带、训练砖等专业器械提升训练效果
- 专业竞赛阶段:组织参与“体育嘉年华”等校级赛事,2024年省学生联赛中斩获7金1铜
- 社会服务阶段:承担全国马拉松赛、芜湖市运动会等大型活动表演,年均完成20余场次演出任务
- 创新创业阶段:开设创业知识讲座,近三年孵化出二十余家规模化的舞蹈培训机构
三、双师型师资赋能教学创新
专业现有11名专任教师,其中包含健美操国家级健将蔡路路等实践型教师,同时聘请国际级裁判王苏生等业界专家。教师团队实施“三阶能力提升计划”:
- 教学能力:定期开展全民健身排舞等职业技能培训
- 科研能力:近七年发表二类以上论文20余篇,主持厅级课题十余项
- 竞技指导能力:梁颖等教师带队在全国赛事中实现奖项突破,2024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运动健将认证
四、产教协同的育人生态构建
专业与长三角地区文体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在浙江、江苏等地设立实习基地,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校企合作项目包含:
- 课程共建:引入《大型文体活动策划》等实务课程
- 人才共育: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7%
- 成果转化:校健美操队创编的《上春山》等作品成为“青春舞会”品牌活动的核心展演内容
五、持续突破的育人成效
经过十年建设,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方面实现双提升。学生黄海洋曾包揽中国体育舞蹈公开赛四项冠军,2024年胡鑫祝成为首位获“国家级运动健将”的在校本科生。在升学方面,2017届考研率突破40%,部分毕业生进入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深造。这些成果印证了“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办学路径有效性,为艺术体育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