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立足时代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分为普通本科和特殊教育方向,其中产品设计(特教)创设于2023年,是学校响应国家“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实践,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设计为特色,融合黄河文化育人理念,构建了“教、学、研、做”一体化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专业注重学科交叉,通过数字造型技术、3D打印技术等前沿课程,培养兼具艺术审美与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采用“基础理论+方向实践”双轨结构。核心课程包含中外设计史、产品结构设计、创意设计思维等理论模块,同时设置陶艺造型、数码印刷等实训课程强化动手能力。学科基础选修课涵盖设计创新思维、Python编程等跨领域内容,而专业必修课则聚焦人机工程学、产品系统设计等应用场景。这种“理论—技能—创新”三级递进模式,使学生既掌握设计美学原理,又具备市场调研与产品开发实战能力。
特殊教育方向的产品设计专业面向听障学生单独招生,体现出鲜明的社会关怀。2025年招生计划中,该方向突破地域限制面向全国,要求学生持有听力或言语残疾证,并通过校内命题的专业考试。考试科目包含文化课与设计实操,重点考察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教学依托手语实验室、无声艺术众创空间等无障碍设施,结合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残健融合教育。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多层次平台实现:
- 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数字造型实训室、陶艺工作室等10余类实验场地,提供从设计构思到模型制作的全流程支持。
- 校外合作网络:与政府、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开展“公益美术进社区”“非遗文化推广”等项目,如22级学生曾主导50余次社区美育活动。
- 竞赛与认证:优秀学生可参与省级文明实践活动评选,近年有学生因“艺路童行”等项目获省级表彰,凸显创新素养与社会服务意识。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教育三大领域。普通本科方向学生可从事产品研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而特教方向毕业生因掌握特殊人群需求洞察能力,在无障碍产品设计、特殊教育机构等领域更具优势。数据显示,专升本通道覆盖省内6所院校,部分校友已成为五星级酒店工程部技术骨干或自主创业代表,印证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效性。
这一培养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学科交叉融合与社会需求导向。通过将传统艺术设计与现代数字技术、特殊教育理念相结合,专业不仅响应了产业升级对智能产品设计的需求,更践行了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未来随着郑州开放大学的资源整合,专业有望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