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融合了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两大领域的核心知识体系,形成了以智能模具设计与成型工艺控制为特色的培养方向。该专业依托机械工程省高原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省应用型学科,通过校企合作与工程认证体系,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先进制造业输送了大量技术与管理人才。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
该专业于2016年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并获评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和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其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
- 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与宸鸿科技、建霖家居等40余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采用“五共同”模式(共同制定方案、开发课程、组建团队、建设平台、评价质量),形成校企联合的三维立体实践平台。
- 智能化技术导向:重点发展CAD/CAM/CAE/PLM技术,整合模具设计、成型仿真与自动化控制,打造覆盖模具全生命周期的技术能力。
- 国际化资源整合:引入台湾高校的模具技术经验,建设智能模具虚拟仿真实训工厂,强化跨区域技术交流与人才培养。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基础理论和方向模块两个层次。主干课程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成型原理等学科基础课,以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方向核心课。实践环节占比超过30%,通过CAD/CAM/CAE/PLM综合实践、材料成形仿真实验等课程,强化工程应用能力。学生需掌握以下核心技能:
- 材料成型工艺设计与优化
- 模具结构开发与智能制造技术
- 成型设备自动化控制与检测。
三、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教学团队拥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中国模协技术专家1人,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科研方面依托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厦门市高效精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材料成型前沿技术研究。实验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涵盖粉末冶金、3D打印、精密成型等先进技术方向,为学生提供从材料制备到成品检测的全链条实验条件。
四、就业前景与升学方向
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8%,主要服务于汽车、电子电器、医疗器械等行业,从事高端产品开发、模具设计、生产自动化管理等岗位。近70%毕业生在厦门本地就业,合作企业包括天马微电子、金龙工业等知名厂商。约15%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机械工程或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部分进入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
五、创新实践与竞赛成果
专业推行“阳光雨露计划”,鼓励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近三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获奖20余项。创新实验班(如与建霖工业合办)提供定向培养机会,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实现“毕业即上岗”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