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以“会计+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构建了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学院37年的办学积淀,围绕“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协同推进,致力于培养兼具财务专业能力与大数据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师资配置和实训资源均体现职业教育的前沿性,为学生提供从基础技能到创新能力的全方位成长路径。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紧扣行业需求,以“业财一体化”为导向。专业面向工业、商业、金融机构及会计师事务所等行业,培养能胜任出纳、会计核算、税务筹划、财务大数据分析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设置不仅涵盖传统会计核心课程如财务会计实务和税务核算与申报,还融入Python编程、财务大数据分析、财务机器人应用与开发等数字化技术模块,形成“基础能力+技术赋能”的双轨教学结构。这种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会计准则与财务管理实务,又能运用大数据工具进行财务预测与决策支持。
实践教学体系以“现场操作”为宗旨,构建了多层次的实训平台。专业拥有会计综合实训中心、ERP实训中心等7个一体化教室,配备网中网综合实训平台、财务数智化软件等工具,覆盖核心课程实训需求。校企合作方面,与建设银行、日照实信会计师事务所等70余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通过真实案例模拟和岗位实践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例如,学生可参与财务共享业务处理、云财务智能核算等项目,实现从理论到产业的“零距离”衔接。
师资团队由“双师型”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凸显教学与产业的双重优势。39名专兼职教师中,92%具备双师素质,60%拥有高级职称,团队成员包括财政局专家、会计师事务所技术骨干及企业高管。近三年,教师团队承担省级教改项目6项,开发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并在教学能力竞赛中获省级奖项10余项。这种“学术+实战”的师资结构,确保教学内容紧跟智能财务和税务数字化等行业发展趋势。
就业与升学通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工业企业、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等从事大数据财务分析、税务管理等岗位,部分学生通过3+2专本贯通培养项目衔接枣庄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现学历提升。专业还推行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初级会计师、智能财税等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省级会计技能大赛中连续四年斩获一等奖,创新创业竞赛获奖超50项,印证了其“岗课赛证”融通培养模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