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是该校的传统优势学科,自2000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语文教育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教育底蕴,紧密结合基础教育需求,通过“师范性+综合性”的课程体系和多元化的实践路径,构建起适应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其50%左右的专接本录取率和扎实的就业竞争力,展现了专业建设的显著成效。
一、专业核心优势:“双基并重”与升学就业双通道
该专业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与教育理论素养的双重提升。课程设置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学科基础,同时融入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写作与应用写作等教学技能课程。这种“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的融合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汉语言文学的系统知识,又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此外,专业通过专接本考试辅导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升学与就业的双向通道。近半数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部分毕业生选择进入小学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管理等工作。
二、课程体系设计:“三位一体”培养结构
课程体系围绕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职业拓展三大模块展开:
- 学科知识模块:以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为核心,辅以外国文学和儿童文学创编,构建完整的文学认知体系;
- 教学技能模块:通过教师口语训练、语言教学法等课程强化课堂设计、教案编写等实操能力;
- 职业拓展模块:设置形式逻辑、文秘实务等课程,拓展学生在教育机构管理、企业文化传播等领域的职业适应性。
三、实践教学模式:“校地协同”与产教融合
专业践行“理论+实践”双轮驱动,一方面与多所小学建立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观摩和教研活动设计;另一方面引入绘本阅读、儿童影视动画鉴赏等创新课程,对接小学语文教育的前沿需求。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中,学生需完成从教材分析到模拟授课的全流程训练,并通过微格教室的录播反馈提升教学水平。这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体系,使毕业生在求职中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四、师资与资源保障:“双师型”团队与数字化平台
语言文学系现有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占比48%、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32%,团队既包括深耕文学研究的学者,也有具备小学一线教学经验的教师。教学资源方面,学校配备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儿童文学专题数据库,并与北京师范大学科技集团合作开发在线教学案例库。此外,“诚勇勤朴”的校训精神融入专业文化建设,通过经典诵读、板书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从课程设计到实践赋能,唐山幼专的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形成了“厚基础、强技能、宽路径”的培养特色。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范院校转型的背景下,该专业通过持续优化教学模式,为区域教育发展输送了大批“能教学、会管理、善创新”的复合型语文教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