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财贸职业学院作为甘肃省唯一公立财经类高职院校,其粮食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依托西北地区首家粮食储运产业学院——甘肃粮食和物资储备学院,形成了独特的产教融合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粮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将粮食储运技术、智能化生产与质量管理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粮食产业链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近三年通过校企合作已输送近百名毕业生进入粮油企业核心岗位。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该专业构建了“三仓贯通,三能进阶”体系。通过校仓平台(校内实训基地)、云仓平台(虚拟仿真系统)和粮仓平台(企业实践基地)的联动教学,学生分阶段掌握储粮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例如,校内建有模拟高大平方仓的实训室,配备智能粮情监测系统,学生可完成通风除尘、害虫防治等实操训练;而企业实习环节则安排学生进入武威打柴沟粮库等省级储备库,参与真实仓储管理流程,强化岗位适应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紧扣行业技术前沿,核心课程包括:
- 《智能化粮情控制与处理》:涵盖粮温监测、虫害预警等数字化技术
- 《粮食信息化运输和出入库作业》:运用物联网技术优化物流管理
- 《粮食加工检验与品质管理》:结合色谱分析、近红外检测等现代检验手段专业基础课程如机械制图、粮食化学为技术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粮食安全教育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基地实践,培养学生节粮减损意识。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粮油保管员职业技能认定通过率达71.7%,部分优秀学员已晋升为益海嘉里等企业生产班组长。
产教融合机制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与甘肃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储粮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开设“益海嘉里订单班”,实施“双导师”教学。企业工程师定期参与粮食加工生产技术课程开发,将最新生产工艺如面粉配麦比例优化、油脂精炼参数控制等纳入教学内容。2024年甘肃省粮食储运技能竞赛中,该专业学生团队凭借虚拟仿真系统操作优势斩获佳绩,印证了教学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学生可获得食品检验管理、粮农食品安全评价等职业技能证书,就业方向覆盖制米工、制粉工、粮油质检员等岗位,部分毕业生通过高职本科衔接进入现代粮食工程技术领域深造。随着国家“优质粮食工程”推进,该专业毕业生在西北地区粮油加工企业的起薪较普通工种提高30%,职业晋升通道涵盖生产技术主管、品控经理等管理岗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