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贸学院的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立足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需求,构建起"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育人模式。该专业通过431人才培养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深度融合,与红旗连锁、屈臣氏等十余家知名企业建立订单培养机制,形成"课程植入+岗位实训+职业认证"的闭环培养路径,着力培育具备门店运营、供应链管理和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专业采取"基础模块+核心模块+拓展模块"的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经济学基础》《商业法规与合同管理》等,建立商业认知框架
- 核心能力培养聚焦《门店营运实务》《特许经营实务》等课程,强化选址评估、品类管理等核心技能
- 数字化能力提升模块设置《智能零售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与大数据技术》等前沿课程。特别设立企业定制课程如《咖啡冲调培训》《门店实用英语》,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精准对接。
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了"四级进阶"实训体系:
- 第一层级:门店管理模拟系统完成基础业务流程认知
- 第二层级:屈臣氏订单班进行岗位轮岗实训
- 第三层级:供应链沙盘推演掌握采购配送全流程
- 第四层级:顶岗实习参与新店拓展与区域督导。通过今日阅读企业参观、连锁门店开发设计竞赛等多元实践形式,学生可深度参与从商品陈列到促销策划的真实商业项目。
职业能力培养突出"双证书"导向,将品类管理师、社交电商运营师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考核。在数字化运营能力培养方面,专业引入智能POS系统、CRM客户管理系统等教学工具,使学生掌握会员数据分析、全渠道营销等新技术应用。通过精英训练营等特色培养计划,重点提升学生的店长胜任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产教融合机制形成"五共"合作模式: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实训基地、共编教材、共培师资、共评教学质量。与伊藤洋华堂合作开发《卖场布局与动线设计》实训项目,与吉选商业共建智慧物流仿真实训室,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场景的无缝衔接。毕业生可在3-5年内晋升至区域督导、采购主管等管理岗位,部分优秀学员通过特许经营创业支持计划实现自主创业。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